⒈ 雕刻;刻印。
⒉ 用文字等描摹表现。
⒈ 雕刻;刻印。
引 唐 韩愈 《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诗:“南山逼冬转清瘦,刻划圭角出崖窾。”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三官保》:“乃于股上刻划至骨,吱吱有声。”
杨树达 《文言语法》上编第一章一:“在 周 秦 时代,纪录语言是件艰巨的工作,得用刀在竹简、木片上刻划,用漆在布帛上书写。”
丁玲 《田家冲》一:“天为彩霞染着,对门山上的树丛,都变成深暗色了,浓重的、分明的刻划在那透明的、绯红的天上。” (2ci.neT)
⒉ 用文字等描摹表现。
引 宋 秦观 《会稽唱和诗序》:“其事核,其理富,故语与气俱足,不待繁於刻划之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查初白诗》:“初白 诗又嫌其白描太多……至与 竹垞 《水碓联句》、《观造竹纸联句》,各搜典故,运用刻划,工力悉敌。”
游国恩 等《中国文学史》第七编第二章第三节:“﹝《水浒传》﹞在人物塑造方面,最大特点是作者善于把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历史环境中,扣紧人物的身分、经历和遭遇来刻划他们的性格。”
⒈ 描摹。
例 如:「这部小说的作者将女主角一毛不拔的性格,刻划得活龙活现。」
1.雕刻;刻印。 2.用文字等描摹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