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词网 爱词网
gǒutóng

苟同

  • 拼音gǒu tóng
  • 注音ㄍㄡˇ ㄊㄨㄥˊ

词语解释

⒈ 轻率地表示同意。

不恤乎公道之达义,偷合苟同,以持禄养者,是谓国贼也。——《韩诗外传》 wWW.2Ci.nEt爱词网提供

readily subscribe to sb's views; agree without giving serious thought;

引证解释

⒈ 随意附和。

《韩诗外传》卷四:“偷合苟同以之持禄养交者,是谓国贼也。”
宋 陆游 《太师魏国史公挽歌词》:“论諫寧中止,谋謨不苟同。”
清 顾炎武 《日知录·不醉反耻》:“圣王重特立之人,而远苟同之士,保邦於未危,必自此始。”
毛泽东 《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舍此而求统一,无论出何花样,弄何玄虚,均为南辕北辙,实属未敢苟同。”

国语辞典

⒈ 随声附和。

如:「你这种罔顾全民利益的作法,我可不敢苟同。」 来源:2Ci.NEt

相关组词

〈书〉随便地同意:未敢~。

近音词 / 同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