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词网 爱词网
bān

滴笃班

繁体滴篤班
  • 拼音dī dǔ bān
  • 注音ㄉ一 ㄉㄨˇ ㄅㄢ

词语解释

⒈ 越剧形成初期的一种俗称。浙江省馀姚县农村说唱艺人把“落地唱书”搬上舞台,演变成为戏剧形式时,因脚色从后台先有一声“叫头”,然后在笃鼓、尺板的“滴笃”声中出场,故称“滴笃班”。来源:爱词网(2cI.net)

引证解释

⒈ 越剧形成初期的一种俗称。 浙江省 馀姚县 农村说唱艺人把“落地唱书”搬上舞台,演变成为戏剧形式时,因脚色从后台先有一声“叫头”,然后在笃鼓、尺板的“滴篤”声中出场,故称“滴篤班”。(Www.2cI.nET)

郁达夫 《二诗人》:“诗人的 何马,想到大世界去听滴笃班去。”
郁达夫 《滴笃声中》:“走来走去的走了一阵,他们俩就寻到了滴笃班的台前坐下。”

相关组词

1.越剧形成初期的一种俗称。浙江省馀姚县农村说唱艺人把"落地唱书"搬上舞台,演变成为戏剧形式时,因脚色从后台先有一声"叫头",然后在笃鼓﹑尺板的"滴笃"声中出场,故称"滴笃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