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学生;门徒。
⒉ 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来源:爱词网(www.2Ci.nET)
⒈ 学生;门徒。
引 《后汉书·马融传》:“﹝ 融 ﹞常坐高堂,施絳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
宋 欧阳修 《举留胡瑗管勾太学状》:“然臣等窃见国家自置太学十数年间,生徒日盛,常至三四百人。”
金 元好问 《<十七史蒙求>序》:“教授生徒,必使知己之所知,能己之所能。”
郭沫若 《盲肠炎·一个伟大的教训》:“我自己对于经济的智识,原不过是一个初等小学的生徒,我的见解当然是不能作数。”
⒉ 唐 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
引 《新唐书·选举志上》:“取士之科,多因 隋 旧,然其大要有三:由学馆者曰生徒;由州县者曰乡贡;皆升于有司而进退之……其天子自詔者曰制举,所以待非常之才焉。”
⒈ 学生。
引 《后汉书·卷一六·寇恂传》:「恂素好学,乃修乡校,教生徒。」
《三国演义·第二二回》:「融每当讲学,必设绛帐,前聚生徒,后陈声妓,侍女环列左右。」
1.学生;门徒。 2.唐代科举取士制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