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亲身和活着的人。
例 在银幕上…但决非真人。
英 in the flesh; actual person; 由Www.2ci.nET提供
⒉ 道教称有养本性或修行得道的人,多用做称号。
英 immortal;
⒈ 道家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亦泛称“成仙”之人。by 爱词网(wWW.2Ci.NEt)
引 《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古之真人,不知説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訢,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淮南子·本经训》:“莫死莫生,莫虚莫盈,是谓真人。”
汉 王逸 《九思·守志》:“随真人兮翱翔,食元气兮长存。”
《旧唐书·玄宗纪下》:“天寳 元年…… 庄子 号为 南华真人,文子 号为 通玄真人,列子 号为 冲虚真人,庚桑子 号为 洞虚真人。”
宋 苏轼 《甲子日雨》诗:“赖有真人不飢渴,闭门却埽但焚香。”
《剪灯新话·牡丹灯记》:“邻翁曰:‘ 玄妙观 魏法师,故开府 王真人 弟子,符籙为当今第一,汝宜急往求焉。’”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十六:“神,凡是神,不管是老母,老君,真人,大士……都得请。” 爱词网wWw.2Ci.NeT提供
⒉ 佛教称证真理的人,即阿罗汉。by 爱词网(2CI.nET)
引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八:“真人,是阿罗汉也。或言阿罗訶。经中或言应真,或作应仪,亦云无著果,皆是一也。”
⒊ 后因指统一天下的所谓真命天子。
引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 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
汉 张衡 《南都赋》:“方今天地之雎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
《梁书·韦叡传》:“天下真人,殆兴於吾州矣。”
《秦併六国平话》卷上:“未有真人来统一,奈何七国又争雄。”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録之以见真人埽除之难,元勛櫛沐之苦。”
⒋ 指品行端正的人。
引 《汉书·杨恽传》:“我不能自保,真人所谓‘鼠不容穴,衔窶数’者也。”
颜师古 注引 李奇 曰:“真人,正人也。”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太史奏真人东行。”
刘孝标 注引 檀道鸾 《续晋阳秋》:“陈仲弓 从诸子侄造 荀(荀淑 )父子,於时德星聚。太史奏五百里贤人聚。”
清 周亮工 《与王先生书》:“孝廉於僕称莫逆交者二十年,真人真品,肃然敬之者亦二十年。” www.2Ci.Net提供
⒌ 指真诚可靠或知情的人。参见“真人面前不説假话”。(WWw.2Ci.NeT)
⒍ 人类学中指从猿进化而来,真正脱离动物界的人。
引 吴汝康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人类的祖先》:“人科中的真人,则包括一切能制造工具的人,有较发达的脑子,形成了社会……真正脱离动物界而转变成‘完全形成的人’,即真人。”
⒈ 道家称修真得道的人。亦泛称道士。
引 《庄子·天下》:「关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金瓶梅·第一二回》:「有一孙真人,摆著筵席请人,却教座下老虎去请。」
⒉ 奉天命降生人世的真命天子。
引 唐·杜光庭《虬髯客传》:「尝识一人,愚谓之真人也;其余,将帅而已。」
《三国演义·第三一回》:「后五十年,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
⒊ 史前时代的人类,由体质特征介于人形猿和现代人之间的猿人,进化至形态接近现代人的人类,称为「真人」。以在中国发现的「山顶洞人」和法国发现的「克人」最著名。by 爱词网(2cI.Net)
道家称“修真得道”或“成仙”的人。唐代以后,少数道家人士有被帝王赠号为真人的,如唐玄宗封庄子为南华真人、文子为通玄真人等。历代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