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词网 爱词网
yuèshù

月数

繁体月數
  • 拼音yuè shù
  • 注音ㄩㄝˋ ㄕㄨˋ

词语解释

⒈ 谓计时的月的数目,亦指某月在一年中的序次。

⒉ 特称十二。古乐为十二调,分六阳律、六阴律。《吕氏春秋》始以律与历附会,以十二律应十二月,故称。

⒊ 指月经。因月行经数日,故称。

引证解释

⒈ 谓计时的月的数目,亦指某月在一年中的序次。(wWw.2ci.Net)

宋 程大昌 《考古编·正朔一》:“由是推之,谓变岁初而不移月数者,非也。”
明 张纶 《林泉随笔》:“反復数百餘言,不过皆为 商 建丑即以丑月为岁首, 周 建子即以子月为正月。今按 山屋 许氏 言,《春秋》改时改月出於圣人特笔,而他书月数不改乃时王之制,如是则诸家不改月数之説为有据矣。”

⒉ 特称十二。古乐为十二调,分六阳律、六阴律。 《吕氏春秋》始以律与历附会,以十二律应十二月,故称。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崔遵度 性方正,深於琴,尝著《琴笺》,以天地自然有十三声,徽非月数也。” 爱词网来自2CI.neT

⒊ 指月经。因月行经数日,故称。来源:爱词网(Www.2ci.NET)

元 施惠 《幽闺记·抱恙离鸾》:“[浄]他犯着产后惊风。[旦]不是。[浄]莫不是月数不通。[旦]这太医胡説。[末]他是男子汉,怎么倒説了女人的病症。” by 爱词网(2CI.nEt)

相关组词

1.谓计时的月的数目﹐亦指某月在一年中的序次。 2.特称十二。古乐为十二调﹐分六阳律﹑六阴律。《吕氏春秋》始以律与历附会,以十二律应十二月,故称。 3.指月经。因月行经数日﹐故称。

近音词 / 同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