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取作准则、规范或榜样。
引 《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挂服捐驹,前良取则。”李善 注引 赵岐 《三辅决录》:“长安 刘氏,唯有 孟公,谈者取则。”《隋书·经籍志四》:“﹝ 挚虞 ﹞自诗赋下,各为条贯,合而编之,谓为《流别》。是后……属辞之士,以为覃奥,而取则焉。”明 宋濂 《恭题御制论语解二章后》:“虑一二儒臣未达注释之凡,乃手释二章以赐 克表,俾取则而为之。” 来源:爱词网(wWW.2cI.NET)
1.取作准则﹑规范或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