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群言;舆论。《书·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孔传:“文王无所兼知于毁誉众言及众刑狱、众当所慎之事。”《礼记·缁衣》:“君陈曰:'出入自尔师虞,庶言同。'”郑玄注:“众言同,乃行之。”宋王安石《枢密使张昪封赠三代制八道》:“允于庶言,秉国枢要。”一说为教令。见曾运干《尚书正读》卷六。
⒈ 群言;舆论。一说为教令。见 曾运乾 《尚书正读》卷六。by 2cI.nEt
引 《书·立政》:“文王 罔攸兼於庶言、庶狱、庶慎。”
孔 传:“文王 无所兼知於毁誉众言及众刑狱、众当所慎之事。”
《礼记·缁衣》:“君陈 曰:‘出入自尔师虞,庶言同。’”
郑玄 注:“众言同,乃行之。”
宋 王安石 《枢密使张昪封赠三代制八道》:“允于庶言,秉国枢要。”
1.群言;舆论。《书.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孔传:"文王无所兼知于毁誉众言及众刑狱﹑众当所慎之事。"《礼记.缁衣》:"君陈曰:'出入自尔师虞,庶言同。'"郑玄注:"众言同,乃行之。"宋王安石《枢密使张昪封赠三代制八道》:"允于庶言,秉国枢要。"一说为教令。见曾运干《尚书正读》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