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词网 爱词网
shěn

沈伏

  • 拼音shěn fú
  • 注音ㄕㄣˇ ㄈㄨˊ

词语解释

⒈ 亦作“沉伏”。

⒉ 滞郁。

⒊ 官职不显,不受重用;埋没。

⒋ 指隐藏。

⒌ 中医谓脉搏隐伏,须重按始得。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沉伏”。

⒉ 滞郁。

《国语·周语下》:“为之六閒,以扬沉伏,而黜散越也。”
韦昭 注:“沉,滞也。”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二:“所谓大吕、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此六者为阴月之管,谓之吕。吕者,助也,言阴气沉伏,各有助也。”

⒊ 官职不显,不受重用;埋没。

《晋书·段灼传》:“臣受恩三世,剖符守境,试用无绩,沉伏数年,犬马之力,无所復堪。”
唐 刘禹锡 《祭柳员外文》:“自君失意,沉伏远郡。”
严复 《原强》:“夫人才者,民力、民智、民德三者之徵验也。求之有位之中,既如此矣。意或者沉伏摧废,高举远行而不可接歟?”

⒋ 指隐藏。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三:“一切一切都沉伏在灯影里。”

⒌ 中医谓脉搏隐伏,须重按始得。爱词网来自wWw.2CI.NeT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肾气独沉” 唐 王冰 注:“沉,谓沉伏也。”

相关组词

1.亦作"沉伏"。 2.滞郁。 3.官职不显,不受重用;埋没。 4.指隐藏。 5.中医谓脉搏隐伏,须重按始得。

近音词 / 同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