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词网 爱词网
zhèngjiào

正教

  • 拼音zhèng jiào
  • 注音ㄓㄥˋ ㄐ一ㄠˋ
  • 反义词邪教

词语解释

⒈ 指11世纪基督教分裂为东西两派,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自命为“正宗的教会”,故称“正教”或“东正教”(2cI.NeT)

the Orthodox Church;

引证解释

⒈ 政教。

汉 班固 《白虎通·文质》:“王者始立,诸侯皆见,何?当受法禀正教也。”
唐 白居易 《春雷》诗:“我观圣人意, 鲁 史有其説:或记水不冰,或书霜不杀。上将儆正教,下以防灾孽。”
宋 苏舜钦 《上孔待制书》:“是天以明粹精刚之气,钟於阁下,将令绍述正教而衍大之。”
《老残游记》第九回:“宋 儒错会圣人意旨的地方,也是有的,然其发明正教的功德,亦不可及。”

⒉ 也称东正教。基督教的一派,与天主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

国语辞典

⒈ 政治教化。

《晋书·卷三六·卫瓘传》:「展以为恐伤正教,并奏除之。」

⒉ 正统的教派。来源:wwW.2ci.nET

反 邪教

⒊ 基督教的一派。十一世纪中叶,罗马帝国分裂,基督教也随著分裂为两部。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主的东部教会自命为「正宗的教会」,故称为「正教」。来源:爱词网(2ci.neT)

相关组词

也称“东正教”。与天主教、基督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教派。基督教产生后不久,就逐渐分化为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派教会和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派教会。1054年,两派正式分裂,东派教会自称“正教”。16世纪末,莫斯科大主教脱离君士坦丁堡而自主,成为俄罗斯正教。主要分布在希腊、塞浦路斯、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俄罗斯等国。1727年后,俄罗斯正教正式派传教士进入中国。

近音词 / 同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