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暴躁,粗豪。
⒉ 急躁。
⒊ 勇猛。
⒈ 暴躁,粗豪。
引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婆罗吸摩补罗国》:“气候寒烈,人性躁暴。”
元 马致远 《黄粱梦》第四折:“我有箇孩儿,虽是出家人,性子十分躁暴。”
《古今小说·杨思温燕山逢故人》:“老儿稟性躁暴,举止粗疎。” by 爱词网(2ci.Net)
⒉ 急躁。
引 宋 宋白 《弈棋序》:“行之道,安徐而应之者为上,疾速而应之者为中,躁暴而应之者为下。”
《水浒传》第二四回:“你却不可躁暴,便去动手动脚。”
⒊ 勇猛。
引 元 无名氏 《博望烧屯》第一折:“兄弟也,将在谋而不在勇,也有用着你那躁暴处,也有用不着你躁暴处。”
元 无名氏 《衣袄车》第二折:“那将军施躁暴,这将军是勇跃。夺了车扛,取了衣袄。”
明 无名氏 《打董达》第四折:“则为这 邓通 钱送的它命掩荒郊,我可也施躁暴,兄弟你显勇驍。”
⒈ 遇事鲁莽、急躁,不能控制感情。元·郑廷玉元·无名氏也作「暴燥」、「暴懆」、「暴躁」、「爆燥」、「燥暴」、「操暴」、「懆暴」。
引 《金凤钗·第二折》:「哎!你个谒鲁肃、周瑜好躁暴,恶歆歆揝住系腰。」
《博望烧屯·第一折》:「兄弟也,将在谋而不在勇,也有用著你那躁暴处,也有用不著你躁暴处。」
1.暴躁,粗豪。 2.急躁。 3.勇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