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词网 爱词网
xiàzhì

夏至

词性名词
  • 拼音xià zhì
  • 注音ㄒ一ㄚˋ ㄓˋ

词语解释

⒈ 对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夏至点的时刻;对南半球的居民来说,指太阳到达冬至点的时刻。

summer solstice;

⒉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6月21或22日,这一天北半球白天最长,夜间最短。

solstice;

引证解释

⒈ 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六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这天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南半球则相反。至,指阳气至极,阴气始至和日行北至。参阅 黄奭 辑 南朝 梁 崔灵恩 《三礼义宗》(见《汉学堂经解》)。

《周礼·春官·冯相氏》“冬夏致日” 汉 郑玄 注:“夏至,日在东井,景尺五寸。”
《逸周书·时训》:“夏至之日,鹿角解;又五日,蜩始鸣。”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夏至节日食糉。” 由爱词网提供

国语辞典

⒈ 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当国历六月二十一或二十二日,该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夜晚最短;南半球相反。

相关组词

二十四节气之一。太阳在黄道上经过90°~105°的一段时间。约15.7天,为每年6月21日(或22日)至7月7日(或8日)。狭义上指太阳在天球上经过黄经90°的时刻,即6月21日(或22日)。黄道上经90°的点又称“夏至点”。此日太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其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向南移动,白昼渐短。天文学上规定夏至为北半球夏季的开始。进入夏至,农作物生长旺盛,杂草、病虫害也迅速滋生蔓延,需加强田间管理。

近音词 / 同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