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词网 爱词网
chūsǎn

樗散

  • 拼音chū sǎn
  • 注音ㄔㄨ ㄙㄢˇ

词语解释

⒈ 樗木材劣,多被闲置。比喻不为世用,投闲置散。(2CI.nET)

⒉ 用作谦词。(2Ci.net)

引证解释

⒈ 樗木材劣,多被闲置。比喻不为世用,投闲置散。

唐 杜甫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诗:“郑公 樗散鬢成丝,酒后常称老画师。”
清 顾炎武 《岁暮》诗:“壮岁尚无闻,及今益樗散。”

⒉ 用作谦词。

宋 司马光 《为庞相公谢官表》:“何意天恩横被,宸睠曲成,猥抡樗散之才,专委栋隆之任。”
明 许潮 《龙山宴》:“鹤髮经秋,樗散堪乘莲叶舟。皂帽非吾偶,白接非吾首。”

国语辞典

⒈ 樗木材质粗松。比喻平庸无用之人,或自谦才能低下。

唐·杜牧〈郑瓘协律〉诗:「广文遗韵留樗散,鸡犬图书共一船。」

相关组词

1.樗木材劣,多被闲置。比喻不为世用,投闲置散。 2.用作谦词。

近音词 / 同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