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观察心性。佛教以心为万法的主体,无一事在心外,故观心即能究明一切事(现象)理(本体)。
⒈ 观察心性。佛教以心为万法的主体,无一事在心外,故观心即能究明一切事(现象)理(本体)。
引 《十不二门指要钞》上:“盖一切教行,皆以观心为要。”
唐 施肩吾 《题景上人山门》诗:“水有青莲沙有金,老僧於此独观心。”
宋 苏辙 《诸子将筑室以画图相示》诗之三:“久尔观心终未悟,偶然见道了无疑。”
清 龚自珍 《重辑六妙门序》:“五曰还,此门还是裂小网,开佛知见曰裂大网,还者非他,《觉意三昧》之观,观心是也。”
1.观察心性。佛教以心为万法的主体,无一事在心外,故观心即能究明一切事(现象)理(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