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亦作“睦姻”。
⒉ 语出《周礼·地官·大司徒》:“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郑玄注:“睦,亲于九族;姻,亲于外亲。”后因以“睦婣”谓对宗族和睦,对外亲亲密。
⒊ 谓与姻亲和睦相处。
⒈ 亦作“睦姻”。
⒉ 后因以“睦婣”谓对宗族和睦,对外亲亲密。
引 语出《周礼·地官·大司徒》:“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
郑玄 注:“睦,亲於九族;姻,亲於外亲。”
宋 王安石 《谢林中舍启》:“虽睦姻之风可以厚俗,而贬损之意有如过中;言观以思,颇恐且愧。”
清 刘大櫆 《华埠救灾赞》:“昔在司徒,教民三物;既急睦婣,爰崇任恤。”
⒊ 谓与姻亲和睦相处。
引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光武 休言战, 唐尧 念睦姻。” 来源:爱词网(2CI.NET)
1.亦作"睦姻"。 2.语出《周礼.地官.大司徒》:"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郑玄注:"睦,亲于九族;姻,亲于外亲。"后因以"睦婣"谓对宗族和睦,对外亲亲密。 3.谓与姻亲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