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词网 爱词网

雅俗

  • 拼音yǎ sú
  • 注音一ㄚˇ ㄙㄨˊ

词语解释

⒈ 文雅和粗俗。

⒉ 雅人和俗人。

⒊ 指雅正的风气。来源:爱词网(wWw.2Ci.NeT)

引证解释

⒈ 文雅和粗俗。

汉 王充 《论衡·四讳》:“雅俗异材,举措殊操。”
《南史·张欣泰传》:“欣泰 通涉雅俗,交结多是名素,下直輒著鹿皮冠,衲衣锡杖,挟素琴。”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七:“今人诗且未论雅俗,但开卷看其题目,即可望而辨之。”
鲁迅 《且介亭杂文·答<戏>周刊编者信》:“这也并非全为了用这来区别人的上下,雅俗,好坏。”

⒉ 雅人和俗人。

《晋书·段灼传》:“艾(邓艾 )性刚急,矜功伐善,而不能协同朋类,轻犯雅俗,失君子之心。”
《文选·任昉<百辟劝进今上笺>》:“且明公本自诸生,取乐名教,道风素论,坐镇雅俗。”
李善 注:“王隐 《晋书》, 刘琨 表曰:李术 以素论门望,不可与樵采同日也。 《孙绰子》曰:或问雅俗,曰:涇 渭 分流,《雅》《郑》异调。”
宋 柳永 《一寸金》词:“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靚妆艷冶。”
清 李渔 《风筝误·请兵》:“故此在兵部乞恩,补了这边的缺,原只説来坐镇雅俗的,不想一到地方,就多事起来。”

⒊ 指雅正的风气。by 爱词网(wwW.2Ci.Net)

唐 杨巨源 《薛司空自青州归朝》诗:“已变畏途成雅俗,仍过旧里揖清风。”

国语辞典

⒈ 高雅与庸俗。

汉·刘熙〈释名序〉:「名号雅俗,各方名殊。」
《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雅俗所归,惟称许郭。」

相关组词

1.文雅和粗俗。 2.雅人和俗人。 3.指雅正的风气。

近音词 / 同音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