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词网 爱词网
jué

诒厥

繁体詒厥
  • 拼音yí jué
  • 注音一ˊ ㄐㄩㄝˊ

词语解释

⒈ 语本《诗·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后因以谓留给子孙。

⒉ 用以指子孙。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谓留给子孙。

语本《诗·大雅·文王有声》:“詒厥孙谋,以燕翼子。”
《晋书·愍怀太子传论》:“武皇 钟爱,既深詒厥之谋;天下归心,颇有后来之望。”
宋 杨万里 《和谢》诗:“无论藏去传詒厥,拈向田夫野老夸。”
宋 王楙 《野客丛书·诒厥友于等语》:“洪驹父 云:世谓兄弟为友于,谓子孙为詒厥。歇后语也。”

国语辞典

⒈ 流传、遗留。后人当作歇后语用,称子孙为「诒厥」。也作「贻厥」。来源:爱词网(wWw.2ci.NET)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

相关组词

1.语本《诗.大雅.文王有声》﹕"诒厥孙谋﹐以燕翼子。"后因以谓留给子孙。 2.用以指子孙。

近音词 / 同音词